由于民族情感以及宗教、文化等原因,乌克兰东部民众对俄罗斯有归属感,而西部民众则具有强烈亲西方情绪。2004年底,乌克兰爆发了,亲西方派政客尤先科上台,他一味“向西”的政策加深了东西部分裂,使得政局不稳、经济严重滑坡。2010年,亲俄派政客亚努科维奇通过选举夺回了政权。2014年2月,乌克兰再次爆发,亚努科维奇被罢免和遭到通缉,亲西方派重掌政权,并成立了临时政府。
动荡局势下,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乘乱宣布独立,于当年3月17日以公投方式加入了俄罗斯。克里米亚入俄,在乌克兰产生了恶劣影响,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。4月7日,乌东部顿涅茨克州亲俄派占领当地政府大楼,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,也要求独立出去加入俄罗斯。不止顿涅茨克,同为乌东部大城市的哈尔科夫与卢甘斯克也被亲俄者占领。面对国家陷入分裂境地,基辅临时政府派出特种部队进行了,结果遭到当地民间武装阻击,内乱愈演愈烈。
5月11日,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举行了“全民公决”,根据投票结果,于翌日宣布脱离乌克兰成为“主权国家”,但此举并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。公投数日前,顿涅茨克“国防部长”卡基茨亚诺夫在交火中被政府军抓获,为应对军事上的劣势,顿涅茨克“议会”做出一项重要决策,任命格鲁乌(俄罗斯军事情报总局)退役上校斯特列科夫为“国防部长”。斯特列科夫拥有丰富特种兵经验,他出任顿涅茨克“国防部长”后,叛军力量顿时得到加强,使得政府军平叛举步维艰。
斯特列科夫原名戈尔金,1970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军人家庭,曾参加过波黑战争,为塞族军队执行过特种突袭任务。车臣剿匪期间,他以高超指挥能力而扬名,特别擅长指挥精锐小队实施突袭行动,不少车臣分离分子因他而永远“失踪”,为此被车臣人起了个“恐怖戈尔金”绰号。克里米亚公投入俄时,他参与了当地军事行动,当乌东部爆发内乱后,又组织力量抵抗乌政府军。斯特列科夫的手下很多在阿富汗、格鲁吉亚、伊拉克打过仗,战斗力挺强,在数十支当地武装中很快脱颖而出。
之前,乌东部民兵组织各自为政,斯特列科夫当上“国防部长”后,很快理顺了指挥关系,以统一战线对抗政府军。他还积极争取到俄方支持,获得俄方非公开渠道的装备支持。另外,他还建立起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武装分子的联系和合作,加强了相互支持,使得乌政府军对两个地区久攻不下。乌克兰惨烈的内战吸引了全球目光,斯特列科夫的身份也引起很大争议,当时顿涅茨克“总理”博罗代也是俄罗斯人。俄罗斯人领导顿涅茨克叛乱,成为了西方指责俄罗斯控制着乌东部武装的口实。
2014年8月7日,博罗代宣布辞去顿涅茨克“总理”,当地民间武装头目扎哈尔琴科接替了他的位置。一周后,新“总理”扎哈尔琴科宣布了一则消息,斯特列科夫在顿涅茨克的任务已胜利完成,他辞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,去执行一项新任务,组建卢顿两共和国联合参谋部,统一指挥新俄罗斯军队。此后,关于斯特列科夫的报道少了很多。2015年10月,他曾公开露面,指责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是“蠢笨”的尝试,俄罗斯将因此失去顿巴斯和克里米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